本工作测量两种隔膜的孔径分布,币同比并在图2D中进行对比。在Macro-PI电池中也观察到类似的结果,上半除了正极和隔膜的少量碎片被保存。年收图3B对比了两种隔膜在加热过程中的孔径拟合结果。
为了缓解TR,入2人民本工作开发了一种无收缩纳米多孔GS-PI隔膜。加速量热测试表明,币同比使用GS-PI纳米孔隔膜的1Ah镍钴锰(NCM622)/石墨软包电池的最大温升(dT/dtmax)仅为3.7℃s-1,而使用Al2O3@PE大孔隔膜的最大温升为131.6℃s-1。
上半通过观察电解质渗透行为进一步研究了隔膜的润湿性(图3D)。
年收而浸泡后的正极在230°C左右表现出更小的ΔH为17.9Jg-1。目前,入2人民陈忠伟课题组在对锂硫电池的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入2人民研究人员使用原位XRD技术对小分子蒽醌化合物作为锂硫电池正极的充放电过程进行表征并解释了其反应机理(NATURECOMMUN.,2018,9,705),如图二所示。
该研究工作利用了XANES等技术分析了富含缺陷的四氧化三钴的化学环境,币同比从而证明了其中氧缺陷的存在及其相对含量。通过在充放电过程中小分子蒽醌与可溶性多硫化锂发生化学性吸附,上半形成无法溶解于电解液的不溶性产物,上半从而实现对活性物质流失的有效抑制,显著地增加了电池的寿命。
近日,年收王海良课题组利用XANES等先进表征技术研究富含缺陷的单晶超薄四氧化三钴纳米片及其电化学性能(Adv.EnergyMater.2018,8,1701694),如图一所示。入2人民而机理研究则是考验科研工作者们的学术能力基础和科研经费的充裕程度。